論生活中常見成本概念

這篇文章探討生活中的常見成本,讓你在思考成本時,有個方向。以下的名詞並非所有都是經濟學術語。成本不一定是金錢。

擁有成本:這是指當你從一個狀態轉變到另一個狀態(注:後者狀態的價值比前者狀態還高),所付出的成本。例如你從沒有車到有一台車,購買車的成本。或是從有第二台車到有第三台車的購車成本。

維持成本:維持狀態,使其狀態的價值避免嚴重減損。例如保養車的成本,避免車損壞。

機會成本:當你做一個選擇而需要放棄其他選擇,則其他選擇的最高價值者,為機會成本。在思考時間相關的問題時,應注意機會成本的問題。

沉沒成本:當你做了某件事,然後發現做下去沒意義(或價值)。但是因為過去花費的成本,又讓你繼續做沒意義(或低價值或非完全理性)的事。則過去花費的成本則為沉沒成本。例如你不小心買了一張很難看的電影票,你覺得去看只是又浪費時間。但最後又去看,而浪費了時間。該張電影票則為沉沒成本。

了解了上述成本的意義,則以情境來描述上面成本概念。

  • 情境一:

當你花錢買書,則買書錢為擁有成本(你必須付出錢,才能擁有該本書)。當你買了很多書,因而需要額外租空間來放書,則租額外空間的錢則是書的維持成本(為了讓你繼續擁有書,你需要付出額外的錢,讓你維持擁有)。當你不想付出額外租空間的成本時,而選擇丟棄一本書來放新進的書,則被丟棄的書的價值為你決定保留新進的書的機會成本。當你買一本新書,而決定租額外空間放書,而不丟棄最低價值的書,而對低價值的書已經對你沒意義。則該本最低價值的書的價值為你的沉沒成本(你為了一本沒意義的書,而租額外空間)。

  • 情境二:

當你打算寫一個網站,你在思考要學習組合語言或是 python 語言。最後你選擇了組合語言,此時 python 語言就是你的機會成本(你損失 python 語言所帶來的好處)。你花了很多時間,終於學會怎麼用組合語言寫網站,那些時間則是你的擁有成本。當你學會了用組合語言寫網站,你必須花時間去進修你的能力,或確保你不會忘記技能。此時你的付出為維護成本。後來發現用 python 寫網站比較好,但是你卻不換成更好的工具。此時過去在組合語言的付出為沉沒成本,他讓繼續沉沒下去。


You'll only receive email when they publish something new.

More from kjelly
All posts